18612940123
开云贪吃是一种罪吗?法国饮食专家为此写了下一本书以图文正视听
发布者:小编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20

  开云在人类的诸种感受之中,馋或许是最易满足的了。然则,道德人士常以战胜天性、超越为人类文明之标志。今天看来,这种看法恐怕是错误的。

  承认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顺应自然、调适自身,才算得上堂皇正道。可是转念一想,这也不过是人类基本摆脱生存物资贫乏之后创造的新道德辞令罢了,将来要是意识上传,或者横渡星空,只怕也免不了再更新一套说辞。

  有史以来,人类最孜孜不倦的伟大工程,莫过于将自己的行为道德化、合理化。其中,最受重视的自然是那些必不可少的、无法摆脱的行为,比如食欲和。馋的历史,就是人类的饮食天性在物质条件的变化下不断发挥,却又始终受到道化约束的历程。

  法国知名作家、近代饮食史教授弗洛朗·凯利耶在《馋:贪吃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22年)一书中,通过对“馋”的阐释也随着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大不相同。

  从邪恶罪行到生活艺术,《馋:贪吃的历史》描绘了欧洲文化中馋的历史。它强烈地要求我们把人类欲望、道德教化和物质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贪馋”合理化与雅化的历史过程。

  弗洛朗·凯利耶,法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法国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副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近代饮食史讲席教授。《馋:贪吃的历史》于2010年荣获法国让·特雷莫利埃奖。

  译者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作家。著有《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的暗房》《一种文学生活》《杜拉斯的小音乐》等,译有《小王子》《人类的大地》《苏菲的烦恼》《新童话》等。

  《馋:贪吃的历史》是一部关于美食历史的百科全书,但很少有偏历史类的图书能像《馋》一样引用了200多幅画作,精美的装帧,精致的排版,再加上采用上乘的纸张印刷,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如果快速翻阅这本书,进入视野的一帧帧画面,甚至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是在看一本关于艺术绘画的作品。

  《馋:贪吃的历史》以200余幅著名油画、讽刺画、珍本插图呈现出的视觉盛宴,让读者大饱眼福;跃然纸上的山珍海味、刀叉盘碟,色香味俱全奏响感官的交响曲,让读者大快朵颐;字里行间的历史趣闻、民间逸事,成为餐桌上最懂吃的文化老饕,让读者大开眼界。从这种角度来看,书里的内容可以说极其细致。

  更令人想先睹为快的是,《馋:贪吃的历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这主要体现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用心良苦的文献资料的旁征博引上,200多幅油画、插图就是佐证。所以,阅读《馋:贪吃的历史》不仅仅很轻松,而且还很容易迈进作者建立的知识框架当中,汲取知识养分。

  《馋:贪吃的历史》从希腊神话中由佳肴美酒构筑而成的极乐世界,到中世纪魔鬼引诱人们纵情堕落的嗜酒暴食;从17、18世纪“精致菜肴”的出现,到如今人们对食疗养生和时尚瘦身的狂热追求。

  《馋:贪吃的历史》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古今的美食之旅,去探寻极富暧昧色彩的七宗罪之一——一部饱览贪吃众生相的美食文化史,探讨千百年来人类与吃、吃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光是浏览该书的目录,便会让读者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毕竟我们的生活与吃息息相关。所以,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弗洛朗·凯利耶未该书“烹饪”的目录:

  在《馋:贪吃的历史》一书中,弗洛朗·凯利耶先从宗教入手考究七宗罪和圣经对吃的定位,原罪也好,罪因也好,美食再罪恶,也无法阻止饕客和美食家的脚步,十七世纪中叶以前只有医学角度才能探讨美食之乐,法国美食将食物与味蕾和大脑联系在一起,对推动其进入高雅殿堂起了不小的作用。

  《馋:贪吃的历史》的引言从拉丁文“gula”(喉咙)开始说起,渐次引申出吃、馋、美食家等等众多含义,几乎用这种追溯词源的方式,将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涵盖住了:《馋》不仅是在讨论吃,也在讨论从中世纪以来,西方人们是如何看待吃,还有如何看待食物,以至于如何通过饮食看待人的种种变化。

  “贪馋”最古老的含义指的是“暴饮暴食”,明显带有贬义,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恶习”。欧洲中世纪时饥荒频发,食物单调而匮乏。基督教会作为欧洲文明的引路人,以自身的方式对此做出了回应:将贪食规定为一种罪恶。

  在宗教戒律中,贪吃常常和联系在一起,教师们担忧人们酒饱饭足之后便想要进一步发生各种不堪入目的淫秽行为。

  贪吃甚至与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和一样,是“中世纪基督教明文规定的七宗罪之一”,宗教认为贪馋还会引发其他罪恶,并以此建立了一个以斋戒为标志的禁食制度。

  但在中世纪以后,贪馋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中世纪末和文艺复兴时期,极乐世界的寓言故事在西方广为流传。《馋:贪吃的历史》中重点介绍了极乐世界的菜肴,并指出极乐世界的菜肴体现了一种社会各阶级融合的口味,在那里没有宗教、社会和道德的禁令,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吃喝。

  极乐世界也因此成为“富足、肥沃、无忧无虑、便利的代名词”。但除此之外,本书作者弗洛朗·凯利耶还认为,极乐世界的乌托邦也暗示着对现状的不满,肩负着反抗天主教教会的使命。由此可见,贪馋的诠释史始终是和宗教紧密相连的。

  热衷于饮食享乐的天主教完成了对“贪馋”的脱罪,淡化了贪食的罪过。这种趋势在中世纪以后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得体的贪馋文化”开始出现了。

  根据弗洛朗的考证,得体的贪馋文化虽然在17世纪开始成为典型的法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非起源于法国,极有可能来源于意大利。

  即便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都对贪吃抱有敌意,但他们无法阻挡有教养又考究的美食家的诞生,法国精英阶级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到了18世纪中叶,贪馋的含义终于不仅仅局限于“无节制的暴食”,而增加了“对精致美食的喜好”。根据历史学家让·路易·弗朗德兰的观点,得体高雅的贪馋文化大概是在17世纪至18世纪之间产生的,在这期间欧洲社会开启了一场饮食观念的解放运动,过往的饮食规定受到动摇乃至于逐渐没落,饕客团体也应运而生。

  弗洛朗认为,政治势力的再分配也是贪馋美食文化得以崛起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法国的美食文化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美食艺术之所以能在法国蓬勃发展,除了饮食观念的解放之外,还因为法国属于热衷美食的天主教国家。

  与此同时,17世纪50年代,法国的烹饪书籍数量激增,法国贵族率先表现出了对美食艺术的兴趣,有利于将烹饪提升到美学艺术之列。

  随着欧洲对外殖民活动的成功,欧洲人开始接触到来自全世界的香料、饮食用动植物及烹饪方法。这些物质和技巧如此丰富充裕,以至于平民们都能享用美食。

  无论在哪个时代,美食都不仅仅是食材和烹饪的问题,更是社会风尚的标杆。崭新出炉的美食客们不会满足于吃,他们一定要问:是什么让我们正当地享受食物的欢愉?是什么使不同的食物有了高下之分?人类总是如此。

  此后,有了文化做借口,人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大饱口福,美食艺术甚至被抬高到文化遗产之列。进入20世纪,注重休闲娱乐的现代社会更是将地方特色美食打造成了吸引游客的王牌,《米其林指南》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馋:贪吃的历史》中还注意到了贪馋在两性间的差异。一如女性在其他领域受到的刻板印象,在提及贪吃时,人们谴责女性特别喜好甜食,还认为女性缺乏品鉴美食的能力,因此美食论著要依靠男性撰写才能抬高身价。

  一直到1795年,法国才首次出现女性撰写的烹饪书籍。在英国,虽然女性早在17世纪就一直在撰写和出版此类作品,但彼时的英国,烹饪尚未成为一门艺术。

  除此之外,女性的贪馋还被赋予了性意味,被视为是肉体的放纵,当时的欧洲文学中充斥着这类刻板印象。和女性类似,儿童的贪馋也被视为是与生俱来的缺点,这种偏见从中世纪一直延续至今。

  至此,本书梳理了“贪馋”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不同含义,从最开始的罪过,到现代社会的美食艺术,人们对于贪馋的诠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再次验证了尼采的那个观点,没有事实,只有诠释。

  贪馋的诠释史见证了人们对于贪馋行为的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并未停止。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借用了社会学家克洛德·菲施勒的观点,“在本世纪末(指20世纪末),贪馋罪比最更容易被世俗化和医学化”。

  贪馋被视为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的缺点,贪馋之人被当做一个潜在的营养方面的罪犯开云。与此相对的,瘦身饮食成为了理想的饮食模式。

  无论是在中世纪还是在现代社会,贪馋都不仅仅是一种吃的行为,人们从未停止对其附加含义的争夺与压制。只有清除这些复杂的诠释,我们才能理解何谓贪馋。

  即便《馋:贪吃的历史》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贪馋”一词,但从中世纪至今,人们从未对它的定义达成一致。

  其实,在本书的开篇中,凯利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世人还在崇尚年轻、紧实、苗条的身体,那么‘贪食即原罪’的观念就会常变常新”。可以说,这部“贪馋”史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人与食”的关系,对我们今天如何饮食、如何生活具有启发意义。

  《馋:贪吃的历史》是一本很有趣也很有料的书:探究各种趣闻,中世纪把婴儿身上出现胎记的原因,归结为孕期妇女的食欲未得到满足;巧克力、生蚝、朝鲜蓟、芦笋、无花果与性器官对应起来,毫不避讳地讨论食与性的关系,对贪馋在各个国家语言中的含义进行探索,文学作品又是如何从避谈到耽于食欲耽于。由此也可看出,弗洛朗·凯利耶在这本书的撰写勘正与排篇布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多心思。

  《馋:贪吃的历史》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述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倒不如说是关于吃的话语权争夺史。

  中世纪的宗教通过将贪食列入七宗罪,获得对世俗世界的掌控权力。之后又因权力争夺,解释出贪食只出现在穷人当中,富人对饮食反而极为考究,于是贪食等同于缺乏教养的观念开始经久不衰,于是乎,贪食也成了一个关于道德的重要内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贪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它往往不仅仅是一个吃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其宗教、政治、性别等多个层面的附加含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贪馋”二字,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一部“贪馋”的诠释史。